來源:上海郵政工會 | 時間:2019-03-15 |
時代需要工匠精神,企業發展更需要工匠精神。2018年底中郵科技職工徐玲被授予“上海工匠”稱號,并被列入《上海工匠》第四季紀錄片10名工匠拍攝名單之一,于春節期間在東方衛視播出。該片既是對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詮釋和弘揚,也是對上海郵政服務社會經濟發展,滿足新時代要求的肯定和宣傳。為進一步弘揚一絲不茍,精益求精,一以貫之的“工匠精神”,上海郵政組織全體職工收看《上海工匠·追夢》,活動得到了各二級單位的迅速響應和全體干部員工的積極參與,讓郵政員工生動形象地感受到“科技興郵,人才強郵”的實踐成果,激起了員工隊伍的士氣,更堅定了郵政員工攻堅克難的信心和百折不撓的毅力。
《上海工匠·追夢》是全面回顧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上海解放70周年的獻禮片,以點帶面地揭示每個工匠背后所代表的上海各行各業的新發展、新變化和新成就,傾力打造工匠偶像,在熒屏上奏響了一曲弘揚新時代“工匠精神”的頌歌。片中講述上海郵政在解放后如何以不同的方式服務社會,一以貫之地貫徹落實“人民郵政為人民”的服務宗旨,做到地球不爆炸,郵政不放假。只要有一封信件一份包裹交到郵政手中,無論哪個角落,不論是靠郵車、自行車、甚至一雙手、兩條腿,中國郵政會將信函包裹安全送達用戶手中。工匠徐玲和她的同事們,專注于郵政自動化設備領域軟件的開發和研究,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成功研制了包裹分揀機、信函分揀機、郵資機、計泡機等一系列大型物流自動化設備,打破了西門子等國外廠商壟斷,在全國范圍內的郵政公司、民營快遞、電商物流等企業廣泛應用,創造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以實際行動完美詮釋了“工匠精神”。
許多職工看了紀錄片,尤其是上海服務這一集后,有感而發,撰寫了多篇觀后感。工程設計研究院陸廷友談到“只有那些熱愛本職、腳踏實地,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盡職盡責、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業,才可望拓展人生價值。只有實干才是最好的出路。作為上海郵政的一員,要將‘工匠精神’的精髓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小到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大到在郵政事業的發展當中,都要處處體現出‘工匠精神’?!毙畔⒓夹g局楊怡毅表示:作為同樣身處科技興郵最前沿的信息技術局的一員,要努力適應新形勢,積極嘗試新技術。同城快寄系統開啟“傳統郵務+移動互聯網”的現代郵政新模式,報刊專用單微信訂閱系統在節省網點和上門收訂人員用工成本的同時大大方便了客戶。這一切都說明只有持之以恒不斷創新,才能切實提高企業的主動性和競爭力。崇明區分公司寄遞事業部朱偉煜看到徐玲事跡之后,感動不已,既為身邊有這樣優秀的同事而感到驕傲自豪,也因她為郵政系統作出的特殊貢獻而備受鼓舞。他分享道作為郵政企業,隨著民營公司的迅速崛起,更應該注重創新改革,使老牌國企凌駕于民營公司之上,充分發揮國企的使命與擔當。寶山區分公司呂愛軍體會到員工只有將企業的事情當做自己的事業來做,將企業當做自己的家,才能創造一個充滿生機具有活力的企業。實業開發總公司 陸依雯想對徐玲說:我們都是你的繼承者,我們一定會將你的精神發揚光大,讓郵政屹立于世界之林?。ㄉ虾`]政工會)